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建立相对完善、科学合理的各教学环节基本要求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依据公司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院管理制度的内容,特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基本要求。学院各教学单位和全体教学人员应遵照执行。
编制授课计划
一、文件依据
1.专业培养方案;
2.课程标准;
3.校历、教学任务书;
4.教材、教学参考资料。
二、工作要求
1.学期授课计划按课程、班级编制。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纳入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如随堂实验、上机、参观等)与该理论课程合称为一门课程。单列的各类综合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均视为独立的一门课程。每门课程都需制定学期授课计划(实践环节的计划可另行单独制定)。
2.一般情况下,每门课程每个班级都应分别制订学期授课计划。对同一课程、同一教材、同一课程标准的平行班级,可以以某一班级为准编写一份学期授课计划,其它班级可参照执行,但在“说明”栏目里必须注明具体安排或调整方案。
3.同一课程的授课计划,应由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集体讨论,提出初步方案,再由各任课教师根据所上班级的实际情况,编制该班级的学期授课计划。对于新开课的教师,应由教研室指定专人编制,或在指定教师的指导下编制。
4.编制授课计划前,教师应通读教材、课程标准和有关参考资料,全面了解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教学内容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真正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5.教师应根据教务处下达的教学任务、校历,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周密的分解、统筹,合理的、科学的把教学内容和任务安排到授课计划的专用表格中。
6.授课计划一式三份(统一格式),任课教师、教研室、系(部)各一份。授课计划要告知员工,实践课实施计划可由各系部自行设计格式。
7.理论课授课计划和院内进行的实践课计划,一般在上一学期结束放假前完成;院外进行的实践课计划,可在开始前提前一周完成。
8.学期授课计划中“授课班级”、“授课周数”、“周课时”应与教务处下达的教学任务数相符。凡任多个平行班级课程以及对授课计划要作部分改动的教师,应在说明栏中说明。其改动情况,应由任课教师提出意见,教研室主任审核,系(部)主任审批。
9.理论课以2学时为一单元进行安排;凡单列实践教学环节,可按天安排。
10.授课计划中的“周次”、“日期”都必须按上课的实际情况填写。理论教学应填写章节序号和课题;实践教学应按实验名称、项目、课题填写。
11.授课方式可按“授课”、“复习”、“讨论”、“现场教学”、“讲练结合”和“看教学片”等不同种类填写。
三、管理服务要求
1.授课计划(含实践环节执行实施计划)由相关教研室主任审核,报所在系(部)主任审批,审批后方可执行。
2.学期授课计划的审核实行教研(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审核时应对照以上编制要求,重点审核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安排是否合理,栏目填写是否清楚、准确,用语是否规范,编排与校历中日期和教学进程是否一致等。对于审核不合格的授课计划应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责成有关编写人员在三天内完成修改。
3.系部、教研室、任课教师本人分别存档。
4.授课计划要告知班级员工。
5.授课计划按教务处统一格式填写或打印。打印稿用统一的封面装订。
备课
一、文件依据
1.专业培养方案;
2.课程标准;
3.学期授课计划(含实践环节实施计划);
4.校历、教学任务书;
5.教材、教学参考资料。
二、工作要求
1.备课时要了解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深度和广度,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每两节课必须写出一份教案(讲稿)。
2.教案(讲稿)内容包括:授课班级、授课形式、授课日期、课时数、授课章节(实训项目)名称、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拓展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内容更新、使用教具仪器、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教学设计(实验实训项目实施方案)、主要讲授内容等。其中“课后体会”一栏须在课后认真总结填写。要根据员工的学习基础将本课程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不断充实于教学内容之中,要积极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3.根据各章节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选用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组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公司产品的思想、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
4.备课时应根据员工所学专业、课程设置、已开课程、相关课程等具体情况,注意本课程与后继课程之间的衔接,处理好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5.选定与教材匹配的参考书推荐给员工。拟定好思考题、练习题、调研题等。
6.教师上课前必须做好各种教学设备、教具等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使教学用具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积极采用CAI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积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积极开发和应用多媒体课件,合理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7.教研室应坚持集体备课,加强集体研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开展以教学法为主的教学研究工作;随时检查教学进度的执行情况。
8.备课强调教师个人钻研、集体讨论,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三、管理服务要求
1.教案首页与教案纸由教务处统一印制(教案纸可用打印纸打印);
2.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由教研室检查教案三次,系部、质量管理中心、教务处负责抽检。
3.检查记录相关部门分别存档;教案留存。
授课
一、文件依据
1.课程标准;
2.教案(讲稿);备课笔记;
3.学期授课计划;
4.教材、参考资料。
二、工作要求
1.任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衣容整洁大方,仪态端庄、声音清晰、富有教学激情。严格要求员工遵守课堂纪律,组织好课堂教学,做好员工的上课考勤并主动向辅导员或班主任沟通。
2.上课时带好员工考勤手册、教材、教案(讲稿)、备课笔记等,不得无教案上课。
3.课堂讲授应根据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践进行科学、艺术的讲解,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到讲课中去。把握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深度、广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讲透难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容量适宜,理论联系实际,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或“满堂灌”式的教学。
4.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倡导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讲练结合等新型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对员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员工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引导员工思考问题,尊重员工的创造精神。
5.讲课语言要准确、简炼、规范、条理清楚,板书文字要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6.按照课程授课计划的要求严格掌握教学进度,进度误差控制在4节课内。重视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及时在授课中调整讲课的进度与讲授方式,力求使教与学两方面协调沟通、教学相长。
7.课堂教学要求站立讲授,教学场所严禁吸烟,上课时严禁接听电话(手机)。
8.课后要求及时主动认真填写教学日志,写请教学章节内容、作业布置等内容并在签名栏内签名。课后及时在教案首页上填写“课后体会”。
9.认真做好课程结束后的教学总结,总结包括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材质量及应用情况、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系部主任要听取汇报或组织教师交流;
10.课堂教学质量(1-7项)评价按员工评价、教师同行评价、督导专家评价标准进行测评。
三、管理服务要求
1.由教务处负责安排教室、多媒体教室;由系部负责安排实验实训场所及计算机房。
2.同行之间每学期互相听课4节或以上;
3.接受督导听课检查和指导;
4.接受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听课指导;
5.教学日志由教务处存档;教师考勤表由系部存档;场地安排表有关部门分别存档。教案留存。
习题课与课堂讨论
一、文件依据
1.授课计划、教材或指导书;
2.员工作业或实验报告;
3.专题讨论提纲。
二、工作要求
1.课堂讨论的选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思考性、综合性的题目,要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质内容及内在联系。
2.教师要在讨论前拟定出讨论题发给员工,周密设计讨论的内容、要求、步骤、如何引导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指导员工认真钻研教材、查阅参考资料,撰写好讨论发言提纲。
3.讨论要在教师指导下有组织地进行。教师要参加讨论的全过程,要善于抓住关键,及时引导员工围绕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员工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鼓励员工发表不同的见解,活跃气氛。讨论课宜小班或分组进行,以便使每个员工都有发言的机会。
4.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做好总结,要抓住讨论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关键性的本质问题以及争论的焦点,进行明确的归纳概括。对暂不能, 作结论的问题应留给员工做进一步的探讨。
5.教师应根据每个员工的发言情况、掌握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定成绩,作为员工平时成绩或学期成绩的评定依据。
三、管理服务要求
1.有关部门提供教室或场地安排;
2.资料由任课教师指导员工到图书馆借阅;
3.网上资料由任课教师指导员工到机房检索;
4.专题讨论提纲、记录等材料责同教案一起由个人存档。
辅导答疑
一、文件依据
1.授课计划、教材或指导书;
2.员工作业、试卷或实验报告。
二、工作要求
1.辅导答疑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安排,一般在自习课时间进行。教师要针对员工学习中带有共性的问题,面对全班员工集体辅导,也可针对个别员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辅导答疑由任课教师负责,要认真做好辅导答疑前的准备工作,深入了解员工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疑难问题、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辅导答疑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员工思维,开拓思路,激发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注意记载辅导答疑过程中员工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5.辅导答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要求员工参加,严禁辅导答疑时向员工暗示考题。
6.原则上要求每周下班辅导一次,主动做好辅导答疑记录。
三、管理服务要求
1.辅导记录本(在教师工作手册内)由教务处提供;
2.教研室、系部、有关部门每学期检查辅导记录本。
3.辅导记录、辅导检查记录由系部存档。
作业与实验实习实训报告
一、文件依据
1.课程标准;
2.实验实习实训指导书;
3.授课计划(实践课实施计划);
二、工作要求
1.教师布置作业、实验实习实训报告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程的特点,做到目的明确、数量适当、难度适中,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2.教师对作业、实验实习实训报告的完成时间、完成规范等要提出明确的要求。
3.批阅作业、实验实习实训报告必须认真细致,须全批全改。批阅中要指出具体错误所在(不能只划正误号),批过的作业要在教师手册上作好记录(成绩记载)。批改的作业本、实验实习实训报告原则上在下周发还。最好能在课堂上或辅导课上安排适当的时间对员工的作业情况进行简要讲评。
4.要认真纠正个别员工抄袭作业、编造实验数据的行为,对抄袭作业的员工要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并记录备查。
5.对员工增做的作业,应予以鼓励,并给予批改。
6.对迟交作业的员工应酌情扣分,对缺交和抄袭作业的员工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缺交作业、实验报告达一门课程全学期作业总次数的三分之一的员工,不准参加本课程的考核。员工补交作业经任课教师批改、系部审查后,方可参加考核。
三、管理服务要求
1.实验实习报告纸由教务处统一提供;
2.记分册、实验实习记录本由系部统一提供;
3.作业、实验实习报告批阅情况每学期由教研室、系部和有关部门检查;
4.作业样本、实验实习实训报告样本、实验实习记录本、检查记录由系部存档。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一、文件依据
1.课程标准;
2.授课计划;
3.考核标准、评分标准;
4.关于加强考试管理的有关规定;
5.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学籍管理规定;
二、工作要求
1.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时间一般为120分钟。考试、考查均应加强对员工平时考核并在教师工作手册(记分表)上作好记录,平时考核根据员工学习态度、平时作业、提问和测验等情况评定。
2.考核形式可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条件,采用笔试、口试、口试加笔试、实际操作等方式;笔试可采用闭卷、开卷或闭卷结合开卷的方式。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30%,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70%。考查课重点根据员工的学习态度、上课考勤、完成作业、实验实习报告、或笔试、口试等综合评定,也可由员工完成课程论文(设计)来评定成绩。
3.实践课重点考核员工对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技术应用能力。各专业各实践课应制订相应的实验、实习、实训考核标准,并将员工的职业素质、合作精神等内容列入考核标准中。
4.鼓励对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建立新型的员工学习评价机制。
5.考试课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考查课、实践教学环节、选修课等教学活动成绩可采用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分。
6.评定成绩要严格掌握评分标准,做到客观、公正。成绩评定后,不得擅自改分。试卷评阅确有差错必须改正时,须由有关教师写清原因,经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审核签字、教务处批准后,方可改正。
7.命题应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试题拟定后,须经出卷教师认真预做,并制订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试卷须经系部主任审批。主要理论课程和职业能力实践课程应建立试题库,未建立试题库的课程应组织集体命题,并同时命A、B两套试题,难度相当,不得雷同。
8.试题在使用前为密件,命题、试题印刷全过程必须严格保密。接触试卷的工作人员及教师均须对试题绝对保密,不得向任何人泄露。 两页以上的试卷要准确无误地装订成册,以防漏页现象发生,并应在试卷首页标明总页数。考试方式应在试卷标题栏内注明(开卷或闭卷)。
9.任课教师必须在考试后3日内(最多5日)将考试成绩及课程总评成绩、试卷(A、B试卷、范卷、评分标准、考后试卷、试卷分析表等)送交系部保存,并负责将总评成绩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
三、管理服务要求
1.试卷标题格式按教务处规定样式;记分表由教师下载。
2.试卷由油印组统一印制;
3.特别注意试卷的保密工作;
4.成绩统一由任课教师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录入;
5.A、B试卷、范卷、评分标准、考后试卷、试卷分析表等由系部存档;
6.每班成绩汇总表、补考成绩、重修成绩由教务处、系部分别存档。
实验教学
一、文件依据
1.实验课课教学管理规范;
2.实验室(实训中心)工作条例;
3.实验室(实训中心)安全管理规定;
4.员工实验规则。
二、工作要求
1.任课教师或实验指导教师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及系部工作安排编写(或修订)实验课程标准,开出规定的实验项目,选定或编写合适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建立实验环节考核体系及评分标准,保证每个员工得到实验训练。
2.任课教师或实验指导教师必须了解实验教学情况,主动与实验室配合。
3.实验室(或教研室)应按教学要求组织集体备课,规范实验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应积极参加。
4.任课教师或实验指导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应做好仪器、设备、试剂、材料等各项准备工作,有些关健实验项目要预做,首次指导实验的教师必须全部预做,要确保员工实验正常进行。
5.实验课教师应向员工清楚阐述实验原理、操作规程、安全要求以及实验教学要求。实验示范操作熟练、规范。要确保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安全。指导教师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必须要求员工穿工作服。
6.在实验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得擅自离开指导岗位,实验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指导,观察、记录和评定员工操作情况。严格要求员工遵守实验室纪律和实验规则,精心使用仪器和器材,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精神、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7.及时填写实验室仪器使用登记表,做好仪器的维护工作。
8.对员工的实验报告及时认真批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讲评。指导教师会同实验员根据评分标准评定实验成绩。实验成绩根据员工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质量、考勤情况、平时操作考核、遵守实验规范、与人合作、职业素质养成等情况综合评定,并计入课程总成绩。对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和实验周,应单独评定记载成绩。评定成绩要严格掌握评分标准,做到客观、公正。
9.应积极探讨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手段,不断充实更新实验内容,开展实验教学方法、试验技术、实验装置改进等方面的研究,及时研究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开设新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实验、综合性实验,积极探索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切实加强对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0.应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引导,激发员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认真指导员工基本技能操作,重视培养员工的综合能力。
11.实验结束后,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必须带领员工做好实验室仪器整理工作及卫生工作。
12.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员工领取实验报告用材料,负责实验报告及考核材料的归档。
13.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按员工评价、教师同行评价、督导专家评价标准进行测评。
三、管理服务要求
1.专人管理,专职或兼职均可,人数至少为1人;
2.实验室必须有规格、色彩一致的名称标牌;
3.管理制度和实训室功能按统一的要求悬挂布置;
4.讲台放置记录本、开放记录本、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仪器设备借用记录、仪器设备维修记录以及实训指导书;
5.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配用《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所有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都要配用《贵重精密仪器使用记录》;
6.根据安全管理要求,配置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7.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本由教研室设计、发放;
8.各实验室特殊管理规定由各系或教研室、实验室制订;
9.具体的实验安排表由各教研室或实验室制订;
10.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实验室记录本、仪器使用记录本等资料由系部存档;实验指导书教务处存档;
11.接受督导等的检查。
12.其它事项按实验课管理规范执行。
实习、实训教学
一、文件依据
1.实习实训教学管理规范;
2.员工毕业(上岗)实习管理办法;
3.实训场所应急预案;
4.关于加强员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工作的规定;
二、工作要求
1.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及系部工作安排制订(或修订)实习、实训课程标准,并根据系部要求制订相应的实习、实训实施计划和指导书,负责组织实施实习、实训计划的各项要求。
2.实习和实训必须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时间和实习实训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不得随意变动和增减。教研室应制订各类实习和实训考核评分标准。
3.员工进行实习实训前,各系应组织员工进行实习、实训动员及安全教育。
4.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应高度重视实习和实训工作,对实习、实训工作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工艺流程、操作技术、指标参数、安全措施等应有深入的了解,以保证实习和实训达到预期效果。
5.指导教师应具有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岗位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并根据教学工作需要,不定期地到相关企业进行学习锻炼,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6.指导教师应督促员工遵守实习、实训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对员工严格管理,培养员工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根据实习、实训场地劳动保护和安全要求,穿戴必要的工作服、工作帽,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措施,要求员工穿戴工作服(工作帽)进入实习实训场地。
7.指导教师要认真耐心指导员工,不得擅自离岗。要严格要求员工做好记录,写好实习实训报告,并认真评阅,根据考核标准评定成绩,评定成绩要严格掌握评分标准,做到客观、公正。
8.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员工领取实习、实训报告用材料并发放,负责实习、实训报告及考核材料的归档。
三、管理服务要求
1.实训室专人管理,专职或兼职均可,人数至少为1人;外出实习实训一定要开好动员会,强调安全和纪律;
2.实训室必须有规格、色彩一致的名称标牌;
3.管理制度和实训室功能按统一的要求悬挂布置;
4.讲台旁放置《实训室记录》、《实训室开放记录》、《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仪器设备借用记录》、《仪器设备维修记录》以及《实训指导书》;
5.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配用《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所有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都要配用《贵重精密仪器使用记录》;
6.根据安全管理要求,配置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7.指导书、实习实训报告本由教研室设计、发放;
8.各实习实训特殊管理规定由各系或教研室、实验室制订;
9.实习、实训计划、报告、记录本、仪器使用记录本等资料由系部存档;
10.《实习实训计划》原则上须提前二周交教务处;
11.接受督导等的检查。
12.其它事项按实习实训教学管理规范、员工毕业(上岗)实习管理办法执行。
课程设计
一、文件依据
1.课程标准;
2.课程设计教学规范。
二、工作要求
1.任课教师(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及系部工作安排制订(或修订)课程设计课程标准、评分标准、相应的课程设计实施计划和指导书,负责组织实施课程设计的各项要求。教研室负责。
2.课程设计开始前必须拟定的课程设计题目(任务)发给每位员工,员工进行必要的选择后确定分组名单,确保每位员工在完成过程中获得基本的训练,全面提高员工的实践工作能力。
3.指导教师要认真耐心指导员工,不得擅自离岗。要加强现场指导,加强纪律管理,加强进度管理。
4.课程设计完成后,应进行适当的考核或答辩工作,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合理的成绩评定,评定成绩要严格掌握评分标准,做到客观、公正。
5.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员工领取设计报告用材料并发放,负责课程设计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归档。
三、管理服务要求
1.教研室做好课程设计的组织与准备工作;
2.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实施前二周编制好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3.设计用器材等由系部提供;
4.员工设计成绩、设计报告样本和设计记录交系部保存。
5.接受督导检查。
6.成绩评定等其它事项按课程设计教学规范执行。
毕业设计(论文)
一、文件依据
1.教学大纲;
2.毕业综合课题(设计、论文)教学指导意见;
3.毕业综合课题(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要求;
4.员工毕业综合课题(设计、论文)规范要求;
5.毕业综合课题(设计、论文)答辩及考核工作要求。
二、工作要求
1.各系负责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制订设计标准,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完成选题、确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专业系的安排下负责编制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计划和指导书、制订(或修订)评分标准,负责开题、指导、组织答辩、审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等工作。要正确合理对待毕业设计与就业的关系,严格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管理。
2.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遵循的原则是: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力求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中的问题;难度适中,在规定时间内能顺利完成或取得阶段性成果;员工能较全面的运用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基本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3.指导教师应编写设计(论文)指导书,严格要求员工按规定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不得放任自流,要加强进度管理和纪律管理,认真耐心指导员工,不得擅自离岗。
4.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系、教研室、指导教师应组织答辩,根据评分标准评定成绩,评定成绩要严格掌握评分标准,做到客观、公正。
5.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员工领取和发放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材料,负责设计(论文)报告和相关材料的归档。
6.为了确保员工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结合专业特点制订相应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指导手册。指导教师要按《指导手册》要求组织、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三、管理服务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开始前要进行动员、布置任务、发放毕业设计任务书;
2.按要求选题;
3.按要求做好开题报告;
4.按要求做好指导工作;
5.按要求做好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6.各系设计(论文)计划安排表提前交教务处备案;
7.教务处和系、教研室分别做好检查工作;
8.设计任务书、指导书由教研室按排指导教师编写并发放;
9.设计用器材等由系部提供;
10.设计报告、设计记录由系部保存;
11.课题计划安排表、检查记录等系保存;
入学教育
一、文件依据
1.人才培养方案;
2.教学管理文件汇编;
3.员工手册;
二、工作要求
1.入学教育要以人为本,做好专业教育、学院规章制度教育、学籍管理制度教育、安全教育等;
2.组织必要的学院发展史介绍;
3.组织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4.教育活动要严肃认真、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三、管理服务要求
1.专业教育由各系组织,专业教研室负责实施;
2.学院规章制度教育由系学工办组织实施、讲解;
3.学籍管理制度教育学习由系办负责实施;
4.入学教育结束前进行考核,考核由各系学工办实施。
军训
一、文件依据
1.人才培养方案;
2.学院军事课管理办法。
二、工作要求
1.通过训练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和理论,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继承和发扬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增强组织纪律观念,促进老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2.通过训练,充分展示员工军事技能训练成果;
3.军训时间为二周;
4.教官做好训练工作,保卫处做好员工和教官的服务保障工作;
5.按评分标准评定军训成绩并及时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三、管理服务要求
1.军训由保卫处统一负责编制军训计划;
2.各系部配合保卫处实施军训工作;
3.后勤服务公司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4.军训成绩由保卫处组织评定,组织录入教务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