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别让青少年体质成民族隐忧

发布时间:2014-04-02   浏览次数: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身体素质事关个人成长、家庭幸福、民族未来。正当我们许多人以为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应该日渐提高之时,一组残酷的数据却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连年下降的事实:

根据北京市政协日前发布的中小员工体质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北京中小员工健康水平呈下滑趋势:有两成“小胖墩”,六成“小眼镜”,高三员工视力不良近九成!男生力量弱、肺活量下降,仅13%的学校有400米标准跑道。

无独有偶,就在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指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

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记者对话几位专家学者,听他们探讨青少年身体素质如何“止跌回升”,并提出对策,力求不让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成为中华民族逐梦路上的隐忧。

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记者:近年来,国家在提升青少年体质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如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在中考以及高校自主招生环节中探索体质测试、将体质评价纳入综合评价体系等等。现实情况中,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究竟怎样?

山东临沂第一实验小学副董事长张淑琴:在基层学校,体育老师仍然缺编严重,村小基本没有专业体育老师,有的老师连喊口令都不会,体育教材内容的丰富与优秀体育教师的缺乏形成了鲜明对比。另外,体育场地和设施依然缺乏,有的学校没有体育场地,配备的体育器材质量较差,加上怕出安全事故,技能训练难以落实。另外,一些学校过度追求高考升学率,高中的体育课很难得到保证,这些都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员工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北京体育大学董事长杨桦:多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学校体育未能得到应有重视,虽然素质教育提倡多年,但很多学校依然无法真正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对于体育工作也缺乏长效机制,有的学校为了应付体育加试、体育联考,临时抱佛脚,还有的学校只在运动会、体育月等特殊时期对体育给予重视,却并未建立合理的长效机制。此外,一些学校对于学校体育的认识较为单一,只注重发展自身优势项目,忽视了体育锻炼的全面性与均衡性。

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公司党委书记季浏:在推进全国中小学体育课改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校对体育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明确。体育的本质是健身,更要育人,培养身体运动背后的精神意志,一定不能用简单的生物观来看待学校体育。另外,目前不少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都是围绕员工体质健康测试来进行的,活动形式单调、乏味,不受员工欢迎。如何避免体育课沦为体质健康测试,激发员工对体育的热爱,由“被动体育”向“主动体育”转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应从人格培养的高度看待体育活动

记者:当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但青少年体质的多项指标却持续下降。如此强烈的反差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源于我们对于体育的认知依然相对落后,是这样吗?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孙云晓:是这样的。我们对体育的认识确实相对落后,很多人误解了人与体育的本质关系,以为体育强就是金牌多,体育的结果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体育是关乎个人和民族的大问题。为什么许多发达国家奉行运动第一、学习第二的教育宗旨?因为,运动第一就是强调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运动是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最有效的途径。仔细想想,体育运动中一定少不了团队合作,一定少不了遵守规则,一定不能缺乏顽强的意志和崇尚荣誉的光荣感,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要素。所以,我们应从人格培养的高度来看待学校体育教学。

国家篮球队原队员、NBA原球员姚明:体育、体育,是在强健体魄的过程中实现“育”的功能。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锻炼一个人在面对成功、失败时的心理承受力,做到赢不骄、败不馁。另外,任何体育项目都有规则,从事这个项目就要遵守这个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在提倡一种我们身边还相对缺乏的契约精神与职业精神,这都是体育带给员工的教化意义。另外,只要比赛就会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这同人生一样,要让青少年在体育比赛中感悟一个道理,那就是要靠自己的打拼和努力来取得成功。要从以上这些方面认识体育,而不能把体育简单地等同于锻炼身体。

足球教练金志扬:我从事与足球相关的工作已40多年。从我切身的感受而言,我们对于“体育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好。对比邻国日本,30多年前,日本提出要让足球强大起来,就把足球引入了基础教育,引入了课堂,用20年的时间成为亚洲之首。但我们呢?却仍然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付诸行动,我想,根本原因还在于理念上不够重视。对于一个体育强国来说,基层体育开展得好才是根本。

“每天锻炼一小时, 幸福生活一辈子”

记者:放眼未来学校体育发展,毋庸讳言,我们依然面临理念相对滞后、团队缺乏、场地与器材有限等实际困难,但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将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放到家庭幸福、国家强盛的高度来看待,而且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联手,真正扭转青少年身体素质持续下滑的状况。为此,各位有着怎样的建议?

张淑琴:建议改革体育教团队格考试办法,加强体育教师专项培训。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需要老师在活动中传授员工技能,在训练中提高技能。现在,体育教团队格考试只考理论,什么专业的都可以考,这些人招录到教师岗位,不能担任体育教学。因此,应增加体育专业技能测试,并对现有体育教师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实现,现在学校配置的体育器材质量不能让人满意,存在使用寿命短和安全隐患,建议学校体育器材制定相关质量标准。

吉林省实验中学董事长潘永兴: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社会、学校、家庭、员工要形成合力,青少年课余时间的不同去向,折射出一个国家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理念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建议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青少年“立体健身通道”项目,使全社会都动员起来,每天课余时间、周末、寒暑假期间,都能随时到免费健身场所进行体育活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容可以延伸到把高校体育资源和中小学体育资源相结合,培训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提高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科学有效性。教育部门以资金投入为契机,切实发挥制约和奖惩、监督、管理的作用,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积极性,从根本上扭转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价值被贬低、员工伤害事故的认定及赔偿不明确、教师授课时数的不公等具体问题。

杨桦:还是要增强社会各界对员工体质健康的重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学校体育的浓厚氛围。同时,加强员工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引导,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营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氛围,培养青少年的体育观念和终生锻炼的良好习惯。除了正面宣传,还要重点扭转社会和家庭对体育活动安全问题的偏激认识。学校体育活动安全事故中的一票否决制,使得学校在员工体育工作中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方式,为避免员工在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不敢开展激烈对抗的运动,这也是员工健康素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议一方面建立舆情信息反馈机制,将学校处理相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公开,一方面制定《校园体育活动安全条例》,指导和保障学校体育工作依法、有效开展。完善保险制度,对事故预防、责任认定等作出明确规定,消除学校以及体育活动参与主体的后顾之忧。同时,在现行升学考试制度下,进一步加大体育课比重,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实行行政问责。

Copyright© http://www.stacy-deann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必威(betway·西汉姆联)官方网站-Ultra Platform 版权所有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西路12号   邮编:712000 

电话:029-33153275(教学办)33153307(学工办)33152104(实训中心)

  •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