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学院科研计划项目征集的项目类别主要有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要求申请人明确研究目标,突出研究重点,充分发挥本人的学术优势,切实解决某一个或几个关键科学问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从我国国情和陕西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从实际问题中凝练出新颖的科学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应用中有所突破。
自然科学类项目资助的学科领域主要有数理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电气科学、纺织科学、建筑科学等。
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资助的学科领域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党史·党建、理论经济、应用经济、政治学、语言学、体育学、管理学等。
一、自然科学类
(一)数理科学
1.自然资源利用问题研究;
2.城市环境污染评估问题研究;
3.灾害预测和防治中的数理方法与发展问题研究;
4.与能源、信息、生命和空间科学等学科交叉的数理问题研究;
5.推动应用学科进步的前沿性数理问题和方法研究;
6.陕西新兴产业或传统产业改造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项目中的数理模型研究;
7.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统计评价方法研究;
8.房地产价格决定因素问题研究;
9.宏观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及相关问题研究。
(二)机械工程
1. 丝杠铣削工艺探索研究;
2.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开发;
3.数控技术及产品开发;
4.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及关键部件研究;
5.大规格齿轮综合测量关键技术,大规格复合加工中心、大型导轨磨床及数控内齿轮磨齿机等关键技术研究;
6.光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技术与配套仪器仪表开发;
7.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8.新型机械系统、机构制造过程及机械系统优化设计、数字仿真、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法;
9.高效精密加工新技术、新型微机电系统新原理、新方法、新装备研究;
10.装备制造产业化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发与推广;
11.数控周边磨床磨削软件研究;
12.工具磨床电主轴砂轮防松研究;
13.数控球笼窗口磨床机器人研究;
14.数控机床自动门研究;
15.四轴数控工具磨床立柱升降数控化研究。
(三)材料科学
1.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深加工关键技术;
2.光电材料制备技术;
3.热电材料制备技术;
4.新能源材料加工制备技术;
5.特种功能膜材料技术;
6.节能环保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7.高性能碳纤维及碳复合材料;
8.新型催化剂、电子化学品、精细及功能化学品关键技术;
9.生态建筑材料。
(四)信息科学
1.特色产业专业化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2.图像处理与系统成像技术研究;
3.突发事件的网络监控预警模式研究;
4.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建构设想;
5.现代应用并行算法研究;
6.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7.计算机技术在建筑表现及建筑漫游中的应用与研究;
8.现代信息服务业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9.计算机动漫技术探索与研究;
10.敏捷开发的持续集成构建;
11.计算机模拟在建模中的应用;
12.网络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13.高速宽带信息网络、移动互联网及其应用关键技术;
14.物联网及新型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原型产品。
(五)电气科学
1.高校电气节能设备效能最大化的研究与实践;
2.智能化仪器仪表与全开放分散控制系统研究;
3.新型电子器件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4.高品质交直流电源和现代变频调速技术;
5.电力系统与装备安全运行及可靠性研究;
6.电能高效转换与利用研究;
7.交直流输变电系统关键设备、直流输电系统成套设计技术;
8.可再生及新能源发电、电能节约、高性能输变电新技术研究;
9.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技术与新产品研究;
10.新型电气控制元器件、信息安全产品及智能交通产品等相关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开发;
11.集成电路及数模混合电路设计技术及产品,ASIC/SOC核心芯片设计,晶体生长成套技术;
12.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交互式网络电视系统;
13.传感网关键技术,RFID射频自动识别技术;
14.纺织和轻工业行业专用设备。
(六)纺织科学
1.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2.新型纺织产品与纺织染整加工技术;
3.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员工核心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4.电子信息纤维及其智能服装关键技术研究;
5.新型纺织材料技术研究;
6.基于网络的智能服装CAD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7.非接触人体三维测量技术与服装定制系统研究;
8.纺织在线检测与智能控制技术;
9.面向纺织行业的高速运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10.面向纺织服装产业链的整体智能系统的研究;
11.纺织行业节能降耗关键技术研究;
12.嵌入式控制技术在纺织行业的应用研究。
13.基于高选择性有机合成反应和“绿色”化学有机合成的应用基础研究;
14.生命体系中的物理化学问题研究;
15.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生态效应及其生物损伤研究;
16.复合污染的交互作用与化学过程、毒性机理、机制与控制原理研究。
(七)建筑科学
1.生态建筑材料应用技术;
2.智能化建筑技术及应用;
3.基于人与环境的区域、城市及建筑结构的发展与建筑技术的革新研究;
4.复杂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新理论研究;
5.区域规划与城市土地节约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6.建筑施工装备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7.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功能提升与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8.城市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
9.城市市政管网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10.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技术研究
11.城市大型及重要建筑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二、人文社会科学类
(一)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4.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
5.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研究;
6.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研究。
(二)党史·党建
1.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水平研究;
2.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综合素质研究;
3.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研究;
4.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研究;
5.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研究;
6.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三)理论经济
1.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
2.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理论和对策研究;
3.扩大就业的理论和对策研究;
4.经济学科基础理论研究;
5.新时期陕西人口规模、结构变化趋势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
6.低碳经济的制度、体制和机制研究;
7.西咸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研究
8.资源型区域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约束难题对策研究;
9.陕西中小企业“十二五”发展问题研究;
10.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战略实施研究;
11.陕西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源泉、模式研究;
12.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新型城乡形态研究。
(三)应用经济
1.陕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2.陕西当前民间投资状况与鼓励对策研究;
3.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点、难点和对策研究;
4.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对策研究;
5.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研究;
6.围绕就业问题发展社会服务业研究;
7.支持创业型经济发展政策研究;
8.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对策研究;
9.陕西农村投资状况与鼓励机制研究;
10.陕西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研究;
11.新型农业职业需求问题研究;
12.保障陕西消费品安全的体制机制研究;
13.低碳经济与陕西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研究。
(四)政治学
1.陕西重大突发事件风险的系统监测与跟踪评估研究;
2.陕西促进社会阶层关系和谐的公共政策研究;
3.陕西网民政治心理与网络治理研究;
4.地方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研究;
5.陕西传统政治价值资源及其现代化研究。
(五)语言学
1.语言理论研究;
2.汉语专题研究;
3.陕西外语团队建设与教学法研究;
4.陕西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
5.陕西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
6.信息化下的汉语发展研究;
7.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8.关于规范网络语言的研究。
(六)教育学
1.陕西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研究;
2.陕西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3.高职生就业现状的调研;
4.高职生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研究;
5.高职生社会适应力的研究;
6.网络与陕西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研究;
7.陕西心理健康教育与员工心理发展研究;
8.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沟通技巧与能力提升研究;
9.高职生行为“效度”问题研究;
10.高职生就业工作“营销”策略研究;
11.高职生自我发展研究;
12.高职生饮食状况调查研究;
13.提升高职员工心理抗挫折能力途径研究。
(七)体育学
1.陕西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2.陕西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3.陕西加快体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4.体育在促进陕西城市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5.陕西公民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规律研究;
6.城镇居民体育与消费实证研究;
7.陕西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8.陕西民族、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9.陕西休闲体育研究。
(八)管理学
1.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2.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研究;
3.陕西能源战略及其技术经济分析研究;
4.陕西企业道德风险的防范与信誉分析研究;
5.陕西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6.职业院校适应就业需要和保持专业稳定性研究;
7.铸造企业的物流管理研究;
8.陕西企业管理科学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
9.陕西金融安全综合管理与机制研究;
10.陕西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管理战略研究;
11.区域协调发展与资源空间功能分异研究;
12.区域一体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3.电子商务服务质量评价和安全监管研究;
14.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研究。